二次元專有名詞彙學習

從業人員

監督 (かんとく)在日語,監督泛指管理、指導的負責人。在動畫中指的是導演,也就是集成全部藝術元素的藝術生產負責人,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宮崎駿。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zAeXL0

聲優(せいゆう)(又稱character voice,簡稱cv)- 即配音員,指在動畫、遊戲、電影、有聲書裡幫角色配音的人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zAeXL0

唱見

唱見(歌ってみた,羅馬字:uta  te mi ta),也叫歌見。泛指在視頻網站投稿翻唱作品的業餘歌手。

這一名詞主要源於日本視頻網站niconico,在niconico網站上活躍了一大批能力卓群,堪比專業人士的翻唱歌手,多稱呼為「歌い手」。有很多粉絲的一部分唱見,之後作為藝人出道的例子也在增加。 「唱見」是從翻唱投稿標題中「歌ってみた」(試著唱了一下)衍生出的對投稿作者的暱稱,不是日語,是中文的稱呼,早在07年,niconico網站就存在「歌ってみた」的標籤分類。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qk1Zj0

VOCALOID職人

VOCALOID職人是指主要使用VOCALOID軟體製作歌曲並在網站投稿的音樂人。

很多情況下被稱為「ボカロP」(VOCALOID P)。 簡介 VOCALOID職人是指主要使用VOCALOID軟體製作歌曲並在網站投稿的音樂人,是虛擬歌手音樂人的一種。 

只要是主要活躍或高度活躍於VOCALOID圈且對這一稱號承認的VOCALOID使用者,都能稱之為「VOCALOID職人」。

 不少VOCALOID職人不只使用VOCALOID一種歌聲合成軟體,此外也會使用UTAU、Synthesizer V、CeVIO等。因此在一部分人看來,只要使用各類歌聲合成軟體進行合成歌聲製作並發布的作者,都能稱之為VOCALOID P主。

之所以叫「VOCALOID職人」,只不過是因為VOCALOID是這些引擎中最早出現、影響力最為廣泛的一個罷了 。 此外P主的創作也並不單純局限於歌曲領域。例如用歌聲合成軟體調教出相聲[1]等曲藝或語調教作品也算是廣義的P主。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9V5VZx

插畫師

插畫師(英語:illustrator;日語:イラストレーター)是以繪製插畫為職業的人的一種稱呼。

插畫用於遊戲封面、遊戲宣傳圖、廣告宣傳、官方宣傳、人物設計等方方面面。一般分為手繪和板繪兩種。

插畫師一般分為自由職業和公司正式聘用畫師兩種。前者接一些商稿進行盈利,後者則通過畫公司的產品宣傳的方式拿固定的工資。 

插畫會用在各種的宣傳圖、同人圖或者人物立繪人物設計上,與漫畫家不同的在於作品只是有一張畫;與原畫師不同在於原畫師往往設計一些遊戲概念、原畫設計。 

很多的插畫師會在pixiv、TINAMI等發一些自己的作品。中國插畫師發布作品的平台有半次元、米畫師等平台。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lv5vQd

作品相關

番,源自日文番組

「番組」在日語中是節目、欄目的意思,

「新番」是「新番組」的簡稱,源自日語詞彙「新番組(しんばんぐみ,Shin Bangumi)」。

「新番組」在日語中是指新推出的電視欄目、影視節目的統稱,而新推出的動畫節目,則稱為「アニメ新番組(Anime Shin Bangumi)」。「新番」在華語ACG界,經常代指「アニメ新番組」,即新推出的動畫節目。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DmgADO

舊番,日語詞語「新番組(しんばんぐみ)」的變稱,意思是往季已播送完畢的動畫。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XLWEpa

IP作品

IP 是英文 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智慧財產權」,是個法律概念,包括:著作權/版權和工業產權(商標權、專利權)。

IP作品的表現形式多樣,可以是圖書,可以是影視,還可以是遊戲。 因為背後有成千上萬的狂熱粉絲和不容小覷的消費能力,所以現在IP作品往往會收割粉絲們的情懷,以產生經濟價值。早在20世紀中期就已經出現,當時主要是把文學作品轉化為影視作品上映,從而獲取票房收入。2014年,各大影視公司公布的很多大項目都圍繞IP展開。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ZXj1rp

同人

同人(日語:同人(どうじん),羅馬字:Dōjin),原意為「志趣相投的人」,也是ACGN用語。 

現代同人的正式解讀為「非正式商業性的創作(クリエーティブ)活動」,因此「同人誌」的對義語是「商業志」,而並不是「原創作品」或「本家」。例如某些漫畫也會有公式出版的其他作者所著的二次創作短篇漫畫集合(公式アンソロジーコミック),有時會被誤譯為「官方同人」,這種說法實際是錯誤的。

「公式出版」和「同人」是對義的存在。唯一的一種雖然不是公式出版但很接近「官方同人」的情況是原作者也可能出自己角色的同人誌,然而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mlvZM1

公式

公式(日語:公式(こうしき),羅馬字:kou siki)有正式、官方的意思。在ACG界的官方文本中一般指日語含義:正式(特指「不能跳過步驟的事情」)。

 在日本,公式這個詞很籠統,雖然意為正式,暗含表示官方出品、正規等一系列衍生的含義。

在演藝和偶像圈,指在公共場所和公開的場面中按所定方式及所定形式里展現或展示其內容。所以官方出售的藝人的照片(商品)就叫做公式。而在中國很多地方這一含義有被濫用的趨勢,比如萌百會把來巡迴的條目本人稱作公式。

 而中文中的「公式」是數學概念,指的是用數學符號表示各個量之間的一定關係(如定律或定理)的式子。遊戲界中也使用這個含義,例如戰鬥類遊戲角色確定型傷害的計算。遊戲界還引申該詞為獲得遊戲特定材料或角色的規律或方法,如卡牌遊戲中基於機率的合成公式或抽卡公式。事實上後者的數學含義的確可以在遊戲代碼中體現。

此外在許多ACGN作品中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講解題目只說一句「然後用這個公式」,然後對方一下子就明白了。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GebXNy

二次元人物個性

傲嬌(ツンデレ,Tsundere)

表面上對陌生人/喜歡的人很冷淡或趾高氣昂,即展現出「傲」的一面,而一旦關係突破某一好感度/恥度界限後,或者遭遇某種契機(特殊事件)的時候,就會突然變得害羞、嬌俏可人,即表現出「嬌」的一面。又或者出於害羞對自己的想法不坦率表達而習慣下意識掩飾,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其他合理藉口的冷傲嬌,代表人物如折木奉太郎。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pLg6lQ

地雷系(じらいけいじょし/jirai-kei-jyoshi)是SNS社交網站發展而來一種對性格類型的描述,後演化對一種特定類型形象的描述,也是萌屬性的一種。

在日本的SNS社交網站泛化後,該詞也被引用為形容同樣具有「地雷」性格的人:即外表看似正常,實則在接觸或交往後,發現擁有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方、給人猶如踩中地雷般爆炸感覺的人,將這種人稱之「地雷系」或者較為直接稱之為「地雷女」,詞義偏貶義。該詞作為一個形容對象較模糊的流行詞,並不擁有太多的限制特定描述。

通過搜尋引擎的記錄發現,該詞一般被認為在2020年、日本的社交網站開始廣泛興起,隨後人們又把這種風格定格為一種「以暗色係為主、帶有哥特元素(某些場合也會帶有中二病元素)」的潮流時尚,並在2020年的社交網站群掀起一股熱潮。其流行的契機也被認為在當時疫情普遍家裡蹲的情況、以及厭世、自虐、口罩的元素不無關係。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3OaRzO

天然呆(Ten'nen Boke),或簡稱天然,是一種性格,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天然呆角色的思想和行為整體而言經常和天真無邪的性格相提並論,有時會發呆。而且天然呆的人物,行為上有時會很幼稚,或是無知。

在醫學上,天然呆被看做是一種先天性智力反應遲鈍的症狀。

如今在ACGN作品中,天然呆已經被廣泛地使用為一種萌屬性。此類角色大多數較遲鈍、笨拙而帶有純真。

天然呆大都看起來傻乎乎的且有點遲鈍,給別人非常笨拙的感覺,因而經常被稱作笨蛋。天然呆者大多在愛情方面上都非常遲鈍,有可能有被清楚地告白之後將其完全忘記的事情發生。部分的天然呆角色有伴隨吃貨屬性,不但胃口大而且怎麼吃也吃不胖(代表人物《K-ON!》平澤唯)。 此類少女多為賢妻良母型,比如《涼宮春日的憂鬱》的朝比奈實玖瑠,什麼都不懂,經常出現走路碰電線桿、說話咬舌頭等小問題。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Adkpod

病嬌

病嬌(英語:Yandere;日語:ヤンデレ),空耳為「養得累」,是一種性格和身心狀態,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病嬌狹義上指那些對愛人持有好感、處於嬌羞的狀態下產生精神疾病的患者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廣義上則指在處於精神疾病的狀態下與他人發展出感情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

以上為其基本定義,但實際上其定義常隨使用者的不同而改變。具有病嬌這種性格特徵的人物通常會對某一現象產生常人無法理解與認同的強大情緒、執念,並以此為動力做出過激的示愛、排他、自殘、傷害他人甚至捨棄自己等極端行為,且通常會造成悲劇性後果。 在現今社會中對於病嬌的認知通常有兩類,一類極度喜愛,而另一類則持否定態度。若要扼要的表達的話,可以理解成是帶有強烈依存性的愛,為了得到,維護,或是防止失去所愛之人會不擇手段。病嬌角色表面上常表現為無害、可愛而富有同情心,但通常僅為了愛慕之人或迷惑他人。

病嬌也是少數的在表面上體現「嬌」的類型,其他類似屬性如傲嬌、鬱嬌等都是內心體現「嬌」的一面。

資料來源: 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Rvby8z

電波

電波,也可叫毒電波或怪電波,是ACG次文化中的用語,亦用作網絡用語。

作為ACG用語的「電波」源自日語的"電波(でんぱ,羅馬字:denpa)」一詞。 ACG次文化中,該詞多有兩種用法: 一種是用作描述人物性格 特指那種好像會發出怪電波給人洗腦的怪人。電波系的女生一般被稱作「電波女」、「電波娘」。 

電波系的人總讓人猜不出她在想什麼,所以電波系跟無口系很合,大多的電波系女主角都有混用無口屬性的特色。 

當然,也有電波系的萌娘成天瘋瘋癲癲活蹦亂跳,沒有一刻能安靜下來。 一種是用作描述ACG作品的特點,包括音樂、視頻等。 電波系的歌曲就是指像被洗腦般,給人猶如腦中徘徊不去的印象。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V85NX6

自來熟

自來熟(日語:馴れ馴れしい,羅馬字:na re na resii)是一種人物性格,也是ACG次文化常見的萌屬性之一。

指人與他人初次見面時,給其一種多年的熟人一樣的感覺。

自來熟,指一個人開朗、熱情、隨和、不怕生,在什麼場合都能吃得開,可以輕鬆自如地享受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 他們與其他人剛認識時,如果能有分寸、有尺度地把握對方的反應,像老朋友一樣談天說地,就會給他人留下「人真的很好」「我們一定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等印象。

 然而,他們如果把握不好限度,意識不到不能做對方討厭的事情,比如和目前還不熟的人開一些過頭的玩笑,有時就會換來對方的不解甚至恐懼。

 自來熟的人也容易因為調侃太多或聊得太熱而顯得與異性曖昧,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其實他們只是太健談了,聊得來不一定就代表喜歡。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8q207d

人群稱謂

御宅族(お宅/おたく/オタク/ヲタク)(otaku)一詞本來指代的是許多種人群,如鐵道宅、軍事宅、攝影宅、ACG宅(動漫宅、遊戲宅)等,但傳到華語圈之後,則多用於專指熱衷於動畫、漫畫、遊戲等所構成的ACG次文化的人群。他們所形成的文化一般被叫做御宅文化。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qkgXD3

腐女/男,或稱腐女子/男子,源自日語的「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腐男子(ふだんし Fudanshi)」,是指喜歡BL,即幻想男性與男性的愛情(Boy's Love)的人。腐在日文中有無藥可救的意思,屬於一種帶有自嘲意味的說法。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MRADdK

偽娘(男の娘)(Otokonoko),偽娘在ACG次文化中用以喻指那些先天或後天擁有接近於或等同於女性的相貌,且內在心理和行為舉止類似女性刻板印象的男性角色。可愛的男孩子有時也專門指代偽娘。

日文對應的詞彙為「男の娘」。在日本,「男の娘」通常更強調女性化的服飾打扮。故亦稱為女装少年(じょそうしょうねん zyosou syounen)、女装美少年(じょそうびしょうねん zyosou bisyou nen)、女装男子(じょそうだんし zyosou dansi)、女装ショタ(じょそうしょた zyosou syota)、女装炉利(じょそうろり zyosou rori)。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ZXGMeM

現充

現充(日語:リア充/リアじゅう,羅馬字:ria zyuu,「リア」意指リアル,即英語:Real的音譯)是和製漢字的網路語言,指現實生活中無需ACG和網路都能過得很充實的人,是由日本網路論壇5ch發祥的網路俚語,近年來,有戀人有無的規定傾向。 

起初,這是日本網路社群的人為了自虐性地表現現實生活不充實而創造的新詞。當時只要有一個朋友就會被當做現充。此後,這種細微的差別,隨著沒有被現有的網路文化所感染的,透過手機的網友們的流入,變成了對他們的戀愛和工作充實程度的不滿。

本來是「現實生活充實」的意思,但近年來,在日本一般以是否有情人來界定。而且,情人越是俊男或美女,就越有被認為是現充的傾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ZXjX6g

同擔

同擔(担当が同じファン,羅馬字:tantou ga ona zi fan)指與你喜歡同一個愛豆/角色的其他粉絲。原是日本飯圈用語,現也廣泛衍生到各個亞文化圈。

「擔」的用法來源於日本飯圈,比如你喜歡A這個愛豆,你就是「A的擔」或說「A擔」。 
「同擔」原本的全稱是「同擔據否/同擔拒否」,意思是拒絕同好,喜歡A喜歡到有了「獨占欲」的地步,不喜歡和別人討論A,覺得跟自己喜歡一樣事物的人是「情敵」。 當然也有並不「拒否(きょひ)」的同好,互相分享喜歡A的快樂,所以「同擔」一詞也漸漸獨立出來。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o0x70g

乾物女

乾物女,日語讀作:ひものおんな(himono onna) 在某些地方也可喚做「魚乾女」。

乾物女(日語:干物女;又譯魚乾女)指的是放棄戀愛,認為很多事情都很麻煩而湊合著過的女性,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這個名稱源自日語對魚乾的稱呼干物。 該詞源於火浦智漫畫《小螢的青春》(ホタルノヒカリ)的女主角雨宮螢的單身生活。(包括工余在家,喜歡獨自看漫畫,飲啤酒;假日好睡,幸福寫意)。後被用來指無意戀愛的二十、三十歲女性。

 是日本進口的流行詞彙,乾物女是已經放棄戀愛,凡事都說:「這樣最輕鬆」的年輕女人,假日時幾乎都在家裡睡覺,穿著高中時代的體育服裝,歪斜躺在家裡喝啤酒看棒球轉播、DVD等,很像日劇《愛的力量》裡的深津繪里,完全追求進入懶散舒服閒適的生活。這是目前生活在都市中的部分年輕女性的生活寫照,她們在網絡中被稱為「乾物女」。

資料來源:萌娘百科 https://reurl.cc/GebAzd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